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在坚守岗位——追记拜城县人民法院法官黄松
来源:新疆法制报   发布时间: 2020-12-12 10:50:00  作者:王晨 董彦良 王勇亮

11月13日,是拜城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黄松离开的第56天。

黄松年幼的儿女还记得爸爸说过的“陪你们去游乐场”的承诺,可爸爸竟再也回不了家了;黄松的同事下班离开单位前,还会习惯性望向他办公室的窗,可他办公桌前的台灯再也不会亮起了。

对于一名基层法官来说,45岁,正是经过历练积累,专业化、职业化水平提升到峰值的年龄。可45岁的黄松,却因病倒在了办公室,再也没有起来。

9月18日,黄松在工作期间,突发心肌梗塞,生命就此定格。办公桌上,还摆放着未看完的案卷,和一只没来得及盖上帽的笔......

“黄牛”式干部的坚守

在法官助理艾合买提·托胡提看来,“师傅”黄松把工作看得太重了。

今年6月起,艾合买提开始担任法官助理,协助黄松开展案件审理工作,跟着他学习办案技巧。

“他几乎每天沉浸在办案中。”艾合买提回忆说,刚开始,他不明白“师傅”为何这么拼,可渐渐了解了民事审判庭的办案流程和黄松的工作理念后,他明白了,“拼”是因为“在乎”。

黄松常说,每起案件都关系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,关系着一方稳定,关系着公平正义的实现,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。

“忙一点、累一点、严谨一点,能换来当事人的安心和满意,一切都值得。”黄松把当事人的利益看得很重,并在一言一行中影响着身边的人。

黄松曾先后在于田县、乌什县工作,于2012年调至拜城县人民法院,先后在立案庭、行政庭工作,2019年被提拔为民事庭庭长。

民事庭的案件占全院审判案件的一半,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逐年剧增。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办案任务,黄松科学安排工作时间,将一些审判辅助工作用零碎的时间来完成,尽量将上班时间用在庭审和调解工作上。

“黄松是典型的‘黄牛’式干部,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业务工作,他从不推脱,对组织的安排豪无怨言。”拜城县人民法院党总支部组织委员王勇亮对黄松的评价,受到单位领导同事的一致认可。

到拜城县人民法院工作以来,黄松共承办立案案件2508件,承办民事、行政等案件1162件,参与合议案件417件。在他承办的民事、行政案件中,复杂疑难案件约占其办案量的42%,占全院民事、行政复杂疑难案件的78%。

一人顶几人,不仅是因为工作能力强,更因为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很多同事都记得,不管什么时候见到黄松,谈论最多的就是案件,不管什么时候离开单位,看到最多的是黄松在伏案写判决。“黄庭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,永远永远亮着,它亮在我们心中!”

司法为民的初心

“黄松走了快三个月了,我也已经离开了新疆。这些年,我走遍中国大多数的省份,他是我见过的最有耐心最有责任心的法官。”援疆律师胡勇峰还记得,9月18日白天,他在拜城县人民法院见到黄松,得知他即将完成援疆任务,黄松叨念着改天要为他送行,没想到那竟是最后一面。

去年12月,和黄松一起办理的一起合同纠纷案件,令胡勇峰印象深刻。

某公司与拜城县7个乡镇场的农民签订了土豆收购合同,约定由公司提供种子和肥料,农民负责种植、收购。可土豆丰收后,公司却没有如约付款。

该案涉及的农民近800户,黄松带着胡勇峰及公司负责人,一户一户对账,在乡里一待就是一天,确保账目不出一丝纰漏。

对待当事人,黄松始终带着关心、耐心和责任心。

今年5月,两兄妹为争夺财产在拜城县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大打出手,黄松碰巧路过,赶紧上前劝阻,没想到被哥哥误伤,鼻子挨了一拳。

看到黄松鼻血流了出来,兄妹俩羞愧难当,没想到黄松毫不在意,他随便擦了擦,便拉着兄妹两人释法说理,解开了两人心中的疙瘩。

“黄庭长在工作中亦师亦友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”拜城县人民法院法官李玉洁说。

今年5月,李玉洁在办理一起装修合同纠纷案件时,遇到了难题。李某和某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协议,可装修完工后,李某对装修质量不满,拒付装修款。装修公司提出让李某对装修质量进行鉴定评估。

“这本是个几千元的小案子,可鉴定费用很高,对当事人来说不划算,这可咋办?”李玉洁向黄松“取经”,黄松了解完案件情况后,带着李玉洁前往装修房屋,进行实地查看。

门框掉漆、墙皮裂痕,针对李某提出的装修质量问题,黄松细细查看,并用手机一一拍照,随后一一举证,对双方进行多次调解,最终装修公司同意减免2000元装修费。

这些年,黄松办理过很多案子,既有涉及千名农民工的欠薪调解,也有多年经济纠纷再审案件的劝解撤诉,无论大案小案,他始终带着司法为民的初心,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
大爱无私的情怀

“他总说,等他忙完了就回家,可他总是在忙,现在终于可以歇歇了。”看着黄松生前的照片,妻子张霞总觉得,他没有离开,他的温暖还在。

黄松是个温暖的人,可他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时间太少。他生前常对张霞说:“我对你和孩子亏欠太多......”

可张霞知道,他不是不挂念家,是他挂念的人太多。

“黄爸爸做的饭很好吃,他给我讲的法官故事也很感人,我一定要好好学习,将来做他那样的人。”得知黄松去世的消息后,15岁的衣明江·库尔班哭红了眼睛。

2019年3月,黄松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,与拜城县老虎台乡亚木古鲁克村的热汗古丽·艾买提一家结为亲戚。

热汗古丽有三个孩子,除了衣明江,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大学,家里经济负担很重。黄松主动承担起来大儿子衣热怕尼江·库尔班的4000元学费,又陆续为两个孩子打去了3000元的生活费。

去年夏天,热汗古丽的女儿古再力努尔·库尔班毕业了,黄松第一时间帮忙联系实习单位,直到她顺利拿到了工资、减轻家里的负担后,黄松才松了口气。

亚木古鲁克村的甫拉提·铁木尔也是黄松帮扶的亲戚。

甫拉提曾是村里出了名的“刺头”,他经常酗酒,不务正业,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不管不问。

黄松下决心,一定要为甫拉提“指好路”。他先购买了水果、学习用品与甫拉提的孩子们谈心,从他们口中了解父亲的脾气和秉性,并由此得知甫拉提干过泥瓦工,是个手艺人。此后,黄松经常抽空看望甫拉提,关心他的生活,教他做饭,还给他讲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,并鼓励他发挥特长,外出务工。

看到甫拉提有了痛改前非的意愿后,黄松帮他联系了一个工地。如今,甫拉提有了固定的工作,酗酒的次数少了,对生活充满了信心。

大爱无私,一生奉献。黄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,书写了担当。

“黄松生前是我们单位的业务骨干、优秀办案标兵,虽然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,永远地离开了我们,但他的精神还在,会一直影响和感染着我院每名干警,自觉践行司法为民理念,凝心聚力推动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。”拜城县人民法院院长买买提·马木提说。

责任编辑:田佳琦